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消费者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大众消费

“气温低”不乏“消费热” 各地大力推进冬季消费

  • 时间:2023-12-09
  • 来源: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 作者:佚名

    《经济参考报》12月7日刊发文章《“气温低”不乏“消费热”各地大力推进冬季消费》。文章称,北京冰雪运动消费季启动,将发放不少于3万张冰雪消费券,冰雪活动面积超100万平方米;大连发放1000万元“汽车消费券”、400万元“家电消费券”、400万元“零售消费券”和200万元“餐饮消费券”;苏州开启冬季汽车消费节,消费红包总额达1亿元……近期,各地聚焦季节性消费热点纷纷出台优惠促销举措,冬季旅游、汽车等成为重点领域,不断激发冬日消费市场活力。

    近年来,随着冰雪经济的不断升温,冬季旅游项目正成为冬日消费市场的新动能。携程、飞猪等平台数据显示,“滑雪”“温泉”等关键词近期搜索热度飙升,订单量增长迅猛,“冬季旅游热”比往年提前到来。

    “今年雪季刚刚开板,我身边的爱好者就已经开始进入‘滑雪’状态,不少人甚至要在雪场待上一两个月。在冬奥会等赛事的带动下,今年我还看到不少新人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各地也越来越重视滑雪项目,雪道建得越来越好,相关的设施越来越完善,整个行业都在蓬勃发展,作为爱好者真的很开心。”有14年滑雪经验的资深爱好者丁先生感慨道。

    入冬以来,全国多省区结合本地旅游资源特点相继推出特色举措,助推冬季旅游市场发展,政策侧重点各有不同。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冰雪旅游资源核心区重点聚焦冰雪文旅新供给,将冰雪旅游资源与本地文化资源紧密结合,规划了丰富多彩的冰雪文化节庆、文旅展演等活动,以新供给刺激新消费。四川、西藏等地则主要以文旅消费券、重点景区门票优惠等政策吸引游客。如四川将持续推出9400万文旅消费券和2亿元“蜀里安逸”消费券补贴,西藏面向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出台了冬季引客入藏相关奖补政策。

    “从平台数据来看,文旅消费券,特别是涵盖了当地景区、餐饮、住宿及购物等的综合消费券对于引流和刺激消费效果显著,消费券的消费带动效应最高可以达到5倍以上。”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进一步助推冬季旅游市场发展方面,携程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沈佳旎提出,政府文旅部门可以与在线旅游平台加强联动,联合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活动,全方位触达潜在旅游客群。同时,通过提升媒体推介及传播力、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把握旅游时间节点避免景点空置等举措进一步促进和发展冬季旅游,为游客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指出,各类促消费政策将有助于提升消费者出行意愿,特别是对于某些相对小众的目的地,将发挥更显著的作用。“同时,各地政府也应意识到,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最终需要依靠综合设施和服务的提升,只有不断完善消费环境,提升服务体验,才能让消费持续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促消费举措既抓季节性消费热点,又注重挖掘汽车等重点领域。记者注意到,多地推出的汽车消费补贴也是一大亮点,新能源车领域补贴政策尤为集中。

    例如,广东省出台的促消费措施中提出落实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优惠政策;济南市于12月8日起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2023年政府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活动,每辆最高可领5000元;苏州市统筹推动年内第三次汽车促消费活动,新能源车消费红包总额达1亿元。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以下简称“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能源乘用车发展优势不断巩固和扩大。乘联会综合预估11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94万辆,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6%。今年1至11月测算的累计批发为774万辆,同比增长35%。

    “旅游和汽车消费分别是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中潜力较大的领域,岁末年初又是传统的消费旺季,各地抓住了消费重点领域,促消费效果将更加显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表示,文娱、体育休闲等服务消费潜力较大,也是未来消费的主要增长点,促消费举措可以更多聚焦服务消费领域。

    今年消费市场不断回暖,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正持续发挥。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3.2%,比上半年提高6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去年全年水平。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此前也表示,我国1至10月累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4万亿元,同比增长6.9%。

  随着经济恢复和更多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陈丽芬预计,全年消费市场将持续恢复向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将进一步增强。(记者李昱佑、袁小康)


原文链接:http://www.bj315.org/xxyw/xfxw/202312/t20231208_4126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消费者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