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孟刚)12月27日,由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主办,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帝王蟹分会、上海长兴岛渔港有限公司、上海鱼我所欲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途揆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首届帝王蟹产业链国际论坛(上海)在上海浦东召开。
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陈波在论坛上致辞时谈到,俄罗斯鲜活帝王蟹是近年来上海着力打造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中的重要拳头产品,希望国家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能在产业培育、品牌打造、通关便利化、税费减免、打击走私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同时倡议相关贸易、加工、科研等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和从业者,在协会的组织下,更好发挥集成优势,更快完善供应链,更好延伸产业链,通过帝王蟹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上海进一步深化渔业供应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俄罗斯远东蟹类捕捞协会会长Alexander Duplyakov指出,远东地区2020年捕捞配额为红帝王蟹16300吨,蓝帝王蟹8640吨,棕帝王蟹3250吨,雪蟹31250吨,巴尔迪蟹1100吨。他还分享了主要进口国从俄罗斯进口帝王蟹的数量,并对俄罗斯帝王蟹以及相关品牌作了介绍。
俄罗斯安代渔业公司总经理Sorbon先生在发言中谈到,安代渔业公司是俄罗斯大型渔业企业,近年中国发展比较迅速,安代渔业一直在关注中国的市场,积极对中国市场进行探索和调研,同时也积极参加中国在青岛举办的渔业博览会,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和中国帝王蟹从业企业合作。
俄罗斯西格玛渔业公司销售总监Sergey先生在发言时介绍到,西格玛渔业公司在未来一年里将主攻蓝帝王蟹,并表示公司愿意和中国同行合作,共同开发帝王蟹市场,在中国展开销售;同时也会极力配合中国协会、销售方做好相关工作,力争将更多鲜活的帝王蟹从海底直接运到中国南方城市居民的餐桌上。
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帝王蟹分会会长徐非文先生作了题为《从冷链到活链》的报告。报告中的活链是指鲜活水产品(尤其是优质进口的鲜活海产品)在暂养运输销售和食用过程中,各个环节始终处于接近其原生的生长环境,不仅要保证产品安全,更要确保最终消费体验,不仅要控制产业上下游经营风险,更要创新商业模式的价值生态链系统。相比于冷链,活链需要更高的环境要求,面临更大的安全挑战,具有更高的商业价值,需求和供给矛盾更突出。
上海鱼我所欲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沈雯雷先生作了名为《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让我们共同开启智慧活链的新时代》的报告,详细介绍了深蓝活宝箱的功能与作用。深蓝活宝箱是支撑智慧活鲜的关键设备,是一个可移动活鲜暂养环境,适用于各类车辆运输、船舶运输、集中暂养基地、前置暂养分仓、零售门店展示。
工作人员在论坛现场展示深蓝活宝箱中的鲜活帝王蟹。
深蓝活宝箱还具有冷热温度控制、增氧控制、GPS远程监控、温度远程监控、异常开箱监控等强大功能,在手机APP上就可以实时查看各项数据,该产品目前已申请专利。沈雯雷先生还介绍了未来智慧活链的技术体系、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
论坛现场,上海市长兴岛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陈波、上海市农业农村委渔业管理处副处长陈杰为上海浩蓝海洋科技中心揭牌,上海水产集团副总裁马云、黑龙江省绥芬河综保区党工委副书记盖文红为上海斐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