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消费者时评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热点评析

“互联网+医保”拓展线上医疗发展空间

  • 时间:2020-03-04
  • 来源:
  • 作者:

  3月2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指导意见》提出,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在线开具电子处方,线下采取多种方式灵活配药,参保人可享受医保支付待遇。以前,在很多地方,互联网医疗机构开出的电子处方,并不会被医保认可。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出的互联网+医保,网上复诊医保可报销,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在疫情期间,去医院看病,容易出现人群聚焦,也就可能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而通过互联网+医保,能够让更多患者放心接受线上复诊服务,能够缓解患者扎堆医院的现象。在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医疗资源紧张,通过互联网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分流,也能减少医院压力,让医院腾出手来全力抗疫。互联网+医保符合疫情防控要求,也是利民惠民之举。

  互联网+医保,不止在疫情期间体现出价值,疫情过后,互联网+医保也能极大便利广大患者。这样的好政策就不能只是特事特办,不能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法,而有必要由短期政策变成长期政策。早在去年8月3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就将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纳入现行医疗服务价格的政策体系统一管理,对于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线上线下公平的原则配套医保支付政策。当然,不是任何线上医疗服务、电子处方都适合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要有区分,要有筛选。

  互联网+医保有利于拓展线上医疗的发展空间。通过互联网+医保,给互联网医疗机构赋权,这样也有利于让互联网医疗机构更好发挥出积极作用,有利于医疗领域的正常竞争,有利于促进医疗领域健康发展。

  当然,权力越大,责任也应越大。常见病慢性病线上问诊纳入医保支付,互联网医疗机构有了更大的权力,也就更应该加强对互联网医疗机构的规范,这样才能避免滥权。比如定点医疗机构,必须具备互联网诊疗服务、互联网医院等资质;同时,还要加大对互联网医疗机构的监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消费者时评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